几千年来,中国人对于高考金榜题名、实现理想的期望从未改变。
光只有努力还不够,国人深信运气和实力并行,高考这种“一人考试,全家上阵”的举国性文化活动,不进行点吉利的行为,怎么也说不过去。
所以一临近考试,朋友圈就被家长们各种讨吉利的行为刷屏。
家里的盆栽开花了,家长兴高采烈:“开花了,这次成绩肯定开花~”
路上踩到竹子,家长一拍大腿:“这可不就是节节高升嘛!”
看到喜鹊枝头叫,家长眉飞色舞,“喜事喜事,喜鹊都提前来报喜了。”
关于高考的讨彩头习俗是五花八门的,你想象不到家长们能有多拼。
妈妈穿旗袍——旗开得胜;爸爸穿马褂,寓意马到成功;进考场时要先跨右脚,预示名列前茅。
饮食方面,家长会在考试前做一条鱼,寓意“鲤鱼跃龙门”,吃“粽”必高中,吃蹄髈是金榜题名,吃桂圆是蟾宫折桂,吃八宝粥是万事粥全。甚至连必胜客的烤鸡翅也包含“必胜”之意。
上个月有个新闻,班主任送全班学生一人一只鸡腿,寓意“强基率”,还有些学校会在高考前夕给学生发粽子。
毛坦厂中学万人送考,头车司机属马,寓意“马到成功”,车牌号为666。
中国好舅舅和舅妈,送礼送讨彩头套装,提子、红牛、粽子、状元糕、火龙果,各有各的寓意,连包的红包都是211的,不得不说长辈们为家族小辈的高考都用心良苦啊。
以上这些事相信不少家长都干过。
但也有人说,高考拼的是成绩,做了这些就考得了名校了?
讨吉利,其实是家长对孩子的美好祝愿
高考前做这些吉利事儿,还真的管用,你别不信。
一:有助于孩子放松,在一波接一波的“吉利”暗示之下,缓解了孩子的考前焦虑,稳定自信心,有利于孩子的高考发挥
二:家长对于高考的上心,让孩子体会到了家长的用心,这番心意下,孩子进考场后也会竭尽所能
三:自科举以来,讨吉利,讨彩头是延续了千年的风俗,古人智慧的结晶,古人的仪式感,已经成为一项传统
大家发现没有,越是孩子十分优秀的父母,越会讨吉利。很多家长,都会在高考前的一个月里天天去庙里上香。
讨吉利,体现了父母对孩子的爱
也许在一些人眼里很不理解,但经历过高考的父母,大多都感同身受。
家长陪孩子高考的那些日子,都会成为家长和孩子心中难忘的的一段回忆。
那段时间考生家庭都进入了一种很微妙的阶段。
父母会背着孩子偷偷制定父母家规。
孩子写作业复习的时候,必须保持环境的绝对安静,电视都不看了,手机也静音,上个厕所都点着脚尖走,两个人商量点事情都是悄悄的。
为了让孩子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迎战高考,父母在网上查饮食的资料,争取让孩子吃好,吃得健康!
到周末,父母都会变着法一起给孩子做一顿丰盛解压餐。
孩子们也能体会到父母的用心良苦。
对于父母来说,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,孩子吃好睡好考上心仪的学校,就是父母最大的幸福。
遇到孩子生病,巴不得把病转移到自己身上,生怕影响到孩子,甚至去庙里求神拜佛。
有家长曾说,“求神拜佛我知道没什么用,但孩子考上心仪的学校后跟我说过一句话,说妈妈,我看到你每天都雷打不动去祈福,我的心里很感动,妈妈辛苦了。”
家长说,有这么一句话,什么都值了。
父母之所以讨吉利,其实是寄托了自己对孩子十多年苦读的肯定,付出和期待。
父母对孩子的爱,在这些讨吉利的行为中,展现得淋漓尽致。